审计研究简报
第 16期
(总第177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08年10月22日
审计免疫系统论:审计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党的十七大以来,如何在总结过去25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审计之路,是摆在广大审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有进步。在这种形势背景下,新任审计长刘家义提出了“审计免疫系统论”。审计免疫系统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多学科综合创新的理论成果,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一、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主要内容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2008年3月31日,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篇讲话的主要内容后来刊登在《审计研究》(2008年第3期)上,标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在该文中,刘家义审计长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审计免疫系统论。审计免疫系统论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审计和审计的基本功能,丰富了人们对审计本质和审计功能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的功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征,国家审计的根本目的,国家审计的首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灵魂和指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主要观点如下:
1.审计本质观
一般而言,本质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有机联系。一个事物的本质是由其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因而它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依据。我国审计学界非常重视对审计本质的探讨,认为这是审计学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即“审计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我国的审计教科书中,主要有四种观点:“查账论”、“方法过程论”、“经济监督论”和“经济控制论”。虽然这四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观点被普遍认同。
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审计本质观,是从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出发,在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更深层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审计本质的看法,它是审计免疫系统论最根本的观点或者逻辑起点。这种审计本质观认为,“审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其主要论点是:审计产生的基础是受托责任关系,这种受托责任关系是基于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或行政权的分离,或管理层次增多而产生的。随着受托责任的不断扩展,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张,“使审计逐步嵌入了经济社会运行过程,成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审计对经济社会运行的作用看,“通过审计,不仅可以使某一具体的受托责任关系得以正常维系,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受托责任关系按既定规则有序运行,从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秩序。”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审计发挥的是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的功能。审计功能的发挥,是为了维护经济社会运行的健康和安全。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地位和作用,恰如一个人的“免疫系统”。所以,在本质上讲,审计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
2.审计功能观
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在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与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事物的功能总是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体现,离开了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功能也就失去了作用对象,无法表现出来。通过对审计所发挥的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的功能的认识,从而提出了对审计本质的看法,认为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这是一个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过程。根据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本质决定现象,因而审计功能是由审计本质决定的。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审计的本质是“免疫系统”,这就决定了审计应发挥“免疫系统”功能。那么,究竟什么是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呢?除了上述“预防、揭示和抵御”等特点外,审计作为一种“免疫系统”,在功能上还应具有一般免疫系统的共同特征。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从对审计功能的观察,到提出审计本质观,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从审计本质观导出审计功能观,是走向审计实践的重要一步。从指导审计实践的角度出发,既然审计“免疫系统”具有一般免疫系统的共同特征,那么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对于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就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对“免疫”的认识起源人类对传染病的抵御能力。“免疫”(immunity)一词源于拉丁文immunitas,其原意是免除赋税和差役。在现代医学免疫学中,“免疫”的概念已被拓展为:机体对“自己”和“异己(非己)”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根据医学免疫学研究的成果,免疫系统具有三种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主要指机体针对外来抗原(如微生物及其毒素)侵袭的免疫保护作用;(2)免疫自稳。即免疫系统能及时识别、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但对机体正常的细胞不发生攻击,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3)免疫监视。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影响,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不断发生畸变和突变,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此类复制错误或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此为免疫监视。审计作为一个“免疫系统”,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也应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这三种基本功能,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过程也应包括识别、处理等阶段。
应当说明的是,审计功能与审计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能是由内部联系和内部结构决定的,是固有的,内在的。职能是由职权职责决定的,是通过法律授权赋予的,是外在的。在会计学教科书中,往往把会计职能定义为会计的固有功能。在有些审计学教科书中,也常常把审计职能定义为审计的固有功能。这样的定义是不恰当的。当然审计功能与审计职能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审计功能是发挥审计职能提供了可能性,审计职能则为发挥审计功能提供了现实性。鉴于审计功能与审计职能的区别与联系,要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还必须与依法审计有机结合起来。
3.国家审计本质观
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按照审计主体性质的不同,审计可划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审计免疫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即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和社会审计免疫系统。三个免疫子系统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免疫功能作用,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健康和安全。三个免疫子系统之间有共同的本质,也有各自特殊的本质。由于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各自的性质不同,它们所维护和促进的责任关系也各不相同,因而所发挥的免疫系统功能也不同。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里说过:“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
审计免疫系统论在回答了审计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后,在揭示审计共同的本质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国家审计的特殊本质。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内生的‘免疫系统’,它伴随着国家的成长而出现,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完善。因而是先天的、内生的制度安排。”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国家审计本质观告诉我们:首先,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内生的“免疫系统”,它主要是维护和促进国家政治制度中的责任关系的履行。相比之下,内部审计主要是维护和促进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责任关系的履行,社会审计主要是促进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任关系的履行;其次,国家审计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完善;最后,国家审计内生于政治制度,随着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在时间维度上,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国家审计关注的是臣民对国王的责任,维护的是封建王权的统治。在民主政治制度下诞生的现代国家审计,关注的是政府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关注政府责任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关注政府责任又可以促进民主法治,所以,现代国家审计既是民主法治产物,又是推进民主法治的工具。在空间维度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因而其国家审计也有各自的特点。单一制国家与联邦制国家不同,例如,英国与美国不同,英国国家审计署之外,还有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地方政府的审计;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的国家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
4.国家审计功能观
国家审计的功能是由国家审计的本质决定的。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在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中,任何机构和任何系统都有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其自身的特定的功能,例如财政、金融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实施财政、金融决策和管理权。同理,预防、揭示、抵御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各种病害的功能,历史地落到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审计机关的头上。审计机关的职责就是通过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保证国家各项政策能够有效实施,使国家机器健康、安全地运行。” “审计机关作为一个‘免疫系统’,能够最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运用法定权限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也能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去消灭这些病害,从而健全制度,保护国家安全。”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审计准则》,“无论作出何种安排,最高审计机关的基本功能是维护和促进公共责任。”在我国,也强调国家审计的基本功能就是关注政府责任。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国家审计功能观,运用仿生学的方法,在关注政府责任的内容方面,以及在怎样关注政府责任方面,丰富了人们对国家审计功能的认识。
审计免疫系统论进一步指出,国家审计功能与国家兴亡、朝代更替有直接联系。“古今中外的审计实践发展充分证明,一个国家审计作用发挥明显的时期,国家审计这个‘免疫系统’完善、‘免疫功能’健全、‘免疫力’很强,国家就兴盛,反之亦然。”国家审计作为一个免疫系统,它是否完善,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免疫功能是否健全,决定着一个国家免疫力的强弱,而这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健康状况。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国家审计功能观,提出了一个“国家健康”概念,并认为,国家健康,国家就兴盛,反之则会导致国家衰亡,朝代更替。例如,我国古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雍乾之治”这三大盛世时期,审计制度比较健全;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其审计的地位比较高,一些欠发达国家,其审计制度通常不健全;今天的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民主法治快速推进,这些都与审计这个“免疫系统”健全、国家“免疫功能”较强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国家审计功能观,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国家审计的政治地位和作用。
5.国家审计的基本特征
为了不断完善国家审计这个内生于国家政治体系的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更好地履行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全面、有效、高层次地完成法律规定的任务,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必须把握国家审计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征。根据中外实践特别是我国二十五年审计工作发展的经验,审计免疫系统论进一步指出,国家审计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二是立足服务,坚持监督;三是立足宏观全局,坚持微观查处和揭露;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
这五个基本特征,概括了国家审计工作中五种常见的基本矛盾。从审计免疫系统论的角度看,在审计工作中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五种矛盾,对于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各种功能,促进国家审计与其他各个系统的功能平衡,最终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国家审计的根本目的
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审计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国家审计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审计按照法律授权和其自然的演进,必须关注政府责任。而政府责任的核心是国家利益。”审计免疫系统论的这一观点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利益和权利的关系看,追求利益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体现。这种自由意志在法哲学中又叫权利。利益是目的,权利是追求利益的基础,是实现利益的出发点和手段。国家权力的目的是追求国家利益,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利益的需要。国家审计关注政府责任是为了制约政府权力,制约政府权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维护国家利益其实质就是维护封建地主或资本家的利益,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才能真正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实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统一。故此,审计免疫系统论进一步指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天,我国的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监督的权力是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所赋予的。我国“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国国家审计的长远目标。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目的具体实现形式,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是不同的。在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审计的目标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我们可以把上述看法,称之为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国家审计目的观”。
7.国家审计的首要任务
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国家利益的基础是国家安全。没有国家安全作保障,国家利益就无从谈起。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国家利益有多大,国家安全的边界就有多大,它的空间就需要有多大;国家安全的空间有多大,国家就能获得多大的利益。根据国家审计的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要求,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要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关注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关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安全,防止流失、损失、浪费;关注民生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关注生态环境安全,防止资源破坏、毁损和环境污染;关注国家信息安全,防范信息风险。”我们可以把这些看法,称之为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国家审计要务观”。
除了上述主要内容外,审计免疫系统论还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灵魂和指南。对于这一重要内容,我们将在下文中给予专门阐述。
二、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多学科综合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审计免疫系统论,继承、吸收和借鉴了多种学科的思想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学、经济性、社会学、系统科学、仿生学、免疫学等。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在多学科思想理论基础上综合创新的理论成果。
审计本质观是审计免疫系统论的理论基石。审计本质观,也集中体现了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在多学科思想理论基础上综合创新的特征。从对审计本质的文字表述中,就不难发现这一特征。审计本质观认为,“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在这个句子中,几乎每个单词都代表了一个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思想理论来源。首先,就“审计”这单词来说,显然它代表了审计本质观与审计学的关系。作为一种审计理论,传统审计学作为审计本质观的一个思想理论来源是毋庸置疑的。具体而言,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审计本质观继承了传统审计学中的审计动因论;其次,就“国家”这个单词而言,这种审计本质观特别是“国家审计本质观”用到了国家学说,从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更深层次来揭示审计的本质,是这种审计本质观的特点之一。国家学说是政治学的重要内容,政治学成为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又一个思想理论来源;第三,审计本质观强调从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来把握审计的本质,经济学和社会学是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经济”与“社会”这两单词,分别代表了审计本质观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思想来源;第四,“免疫”和“系统”,分别代表了审计本质观的免疫学和系统论思想理论来源。
所谓在多学科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创新,就是在继承、吸收、借鉴多种学科思想理论基础上,把具有内在联系的各种思想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思想理论。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审计本质观之所以能够把这些众多学科的思想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运用了系统科学的思想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系统科学的思想理论是内在一致的。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审计本质观,不仅把审计本身看作一个系统,即“免疫系统”,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经济社会”也看作了一个动态的、不断运行和发展变化的系统,所谓“经济社会运行”,实际上是指“经济社会系统运行”。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经济社会系统”这一概念,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是一种系统论的观点,它在实现审计本质观对多种学科思想理论的有机结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学中,社会系统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巨型系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多个要素或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又是由次级系统构成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马克思是公认的社会系统论的创始人之一。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消费物质资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从各种各样的社会领域中区分出经济领域,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区分出生产关系,论证了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对于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根源性,揭示了人类社会系统复杂结构的起源和秘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系统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系统中,经济系统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整个社会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正是由于经济的特殊地位,人们经常用“经济社会发展”,来表述以经济为基础的整个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
审计免疫系统论,立足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来把握审计的本质,从维护经济社会系统论运行的健康和安全角度,提出了审计“免疫系统”本质观,实现了在多学科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创新。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经济社会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运行和发展变化着的系统。受托责任是嵌入在经济社会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受托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展,逐渐成为是嵌入在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受托责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受托责任逐渐成为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作为维护和促进受托责任关系手段,审计也逐渐成为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审计这个子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健康和安全,它是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这个“免疫系统论”,“不仅可以使某一具体的受托责任关系得以正常维系,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受托责任关系按既定规则有序运行,从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秩序。”我们知道,在经济学中,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分,微观经济学以个别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整个经济运行的方式和规律。不难发现,传统审计学关注的都是某个具体的受托责任关系,而审计免疫系统论关注的则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受托责任关系。如果我们把传统的审计学称之为微观审计学,那么不妨说,审计免疫系统论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宏观审计学。
还应当指出的是,仿生学方法在审计免疫系统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传统意义上,仿生学是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仿生学方法就是通过对生命系统的结构性质、能量转换及信息过程的研究,来了解和认识生命活动的本质与规律,建立科学的模型与理论,再将所获得的知识用于解决现有问题或创造新事物的科学方法。近年来,仿生学方法的应用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工程技术领域,进入了社会科学领域,为解释和研究社会科学中的原理、运动规律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例如,“企业仿生学”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系统。从仿生学的角度,对免疫系统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人工免疫系统(Artificial Immune Systems)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扩展到了信息安全、模式识别、智能优化、数据挖掘、机器人学、自动控制、故障诊断等诸多领域。2002年在英国召开了第一届人工免疫系统国际学术会议,此后每年一次,2008年8月在泰国召开了第七届人工免疫系统国际学术会议。如果说人工免疫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限于技术工程领域,那么审计免疫系统论,则把免疫系统的研究扩展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创新往往离不开一定的创新方法,仿生学方法作为一种公认的创新方法,在审计免疫系统论综合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从仿生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对待审计这个“免疫系统”,对于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审计免疫系统论的科学内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在总结我国25年来审计工作经验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提供了新视野、新目标、新要求、新思路。
首先,我们知道,“服务大局”是我国审计工作的基本方针。什么是大局?《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整个的局面,整个的形势”。审计免疫系统论是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运行提出来的,它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是一个不断运行、发展变化着的系统。系统论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关注整体性。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地机械相加,系统本身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不同于组成它的各个要素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即系统具有各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即所谓1+1≠2。审计免疫系统论关注国家经济社会系统整体运行的健康和安全,为审计机关如何增强大局意识、如何服务大局,提供了新视野、新目标、新要求、新思路。
第二,关注经济社会运行的安全,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安全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双重风险和威胁。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又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国经济社会的运行面临着来自内部各种矛盾的威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日益发展,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也在增加,作为新兴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越来越严重。审计免疫系统论把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安全作为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国家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安全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安全有了保障,国家利益才能有保障,民主、民生和公平正义才能有保障,才能促进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之一就是“安定有序”。
第三,从完善制度,健全体制机制的方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的现象比较普遍。把关注制度和体制机制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任务,过去我们是这样做的,将来还要这样做,但是在理论上一直没有给予很好的说明。传统审计学,也关注制度和体制机制问题,例如,制度基础审计(System-based Auditing),把内部控制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审计学,作为一种“微观审计学”,它所关注的是某个组织或部门单位内部的制度和体制机制,即内部控制,它无法解释国家审计为什么以及如何关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制度和体制机制问题。审计免疫系统论,作为一种“宏观审计学”,它把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看作一个运行中的系统,就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制度”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法律法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都是属于制度理论的研究范围。一般认为,制度是指为人们普遍接受并受其约束的行为规则。从审计免疫系统论的角度看,经济社会系统是在一定的制度基础上或制度环境中运行的,制度是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平台”。制度能够为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人或组织提供一个稳定、有序、可预测的环境,减少了不确定性,降低了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成本,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个人或组织目标。体制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组织结构,机制是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机理。制度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影响经济社会系统运行效果的最大障碍。根据审计免疫系统论,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能够从制度、体制和机制方面着手,更加主动地去感受风险,更加主动地去揭露问题,更加主动地去提出调动各种资源抵御病害的建议,进而促进完善制度、健全体制机制,保障经济社会系统健康、安全运行。实际上,制度基础审计(System-based Auditing),直译就是“系统基础审计”,也是一种系统论的观点,只不过它关注的是个别的微观小系统,而审计免疫系统论关注的是宏观大系统。当然,小系统是构成大系统的要素,大小系统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微观审计学与宏观审计学也是密不可分的。
第四,关于审计宏观调控服务问题。自我国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一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体制。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的职责和职能所在。在实践中,我国审计机关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理论上始终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从审计免疫系统论的角度看,受系统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偏离既定目标,因而客观上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宏观调控。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通过不断揭示、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能够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重大方针和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作为一种宏观审计学,审计免疫系统论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免疫系统原理结合起来,为审计机关探索在宏观调控方面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第五,经济社会系统离不开维持其运行的系统环境。经济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自然环境,一方面为经济社会系统提供输入,另一方面接受社会经济系统的各种输出。从审计免疫系统论的角度看,为了保障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和安全运行,不仅要关注经济社会系统本身,而且还要关注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系统环境,即必须协调好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审计免疫系统论,为审计机关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四、审计免疫系统理论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审计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系统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健康”是审计免疫系统论的重要概念之一。那么什么是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呢?
最初,“健康”是一个针对人的生理学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对“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随着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地将健康的概念应用到自然、经济和社会活动之中。健康理念逐渐从医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向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系统学等其他学科逐渐渗透,其研究视野也逐渐从相对狭义的生物生命体的健康向更广义的、非生物的复杂组织系统健康扩展,用健康概念表达一个复杂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根据这种健康概念,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就是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由于各国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历史文化的不同,对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的理解和追求也不可能相同。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通过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运行来实现的。没有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就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判断我国经济社会系统是否健康运行的最终标准和指南。科学发展观决定了国家经济社会系统运行健康的涵义,决定了审计工作的使命。
首先,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意味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必须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角度,努力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
第二,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有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意味着健全的体制和机制。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为了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必须把消除各种制度性障碍,健全体制和机制,作为审计的重要任务。
第三,经济系统是经济社会系统的基础,,经济发展是中心,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意味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审计工作应该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四,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看,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国家经济社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来维持。这说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家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健康状态,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和谐状态。“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等传统医学思想也都表明,和谐就是健康。所以,为了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审计必须促进社会和谐,把构建社会和谐作为重要目标,促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必须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国家经济社会系统是否健康运行的标准。从而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事业,作为“免疫系统”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审计免疫系统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决定了国家经济社会系统健康运行的内涵和审计的使命,是我国审计“免疫系统”的灵魂和指南。认真研究审计免疫系统论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审计免疫系统论与创建中国特色审计模式
任何一项事业的大发展都离不开理论创新的支撑。我国审计事业的大发展同样离不开审计理论的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审计免疫系统论是重大的审计思想理论创新,对于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审计创新包括审计理论创新、审计制度创新、审计管理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和其他创新。审计理论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通过审计理论创新可以推动审计制度创新、审计管理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和其他创新。第一,审计制度创新。审计免疫系统论把审计看作一个系统,并强调要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根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审计的功能变了,必须对审计的体系机构进行调整,进行审计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例如,如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协调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审计资源的整合?独立性是审计的核心概念,审计免疫系统论从系统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有机联系的角度出发,为审计独立性赋予了新的内涵,如何处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与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其他子系统(例如,金融、财政、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之间的关系?根据审计免疫系统论,审计“免疫系统”可以调动全身的资源和力量来消除国家机体的病害,如何实现审计与人大、党委、纪检、监察、公检法等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第二,审计管理创新。审计免疫系统论必将引起审计管理理念和管理目标的变化,因而必然导致审计管理方式的变化。审计管理包括审计行政管理和审计业务管理。例如,根据发挥免疫功能的要求,建立绩效考核指标等。第三,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从免疫过程看,发挥免疫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免疫识别。审计要发挥“免疫系统”功能,首先要进行审计“免疫识别”。审计“免疫识别”离不开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审计免疫系统论,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提供了新方法,例如仿生学方法、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论方法等。
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在总结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适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而提出的重要审计思想理论,对于我国审计事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已经写入《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不难想见,当我们以这种审计理论创新为先导,进行审计制度创新、审计管理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和其他创新,并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也就基本建立起来了。
作者:审计署科研所 崔孟修